聆聽眾神的聲音,古希臘阿波羅神諭之地 — 德爾菲Delphi  |希臘

當你沿著神聖之路拾級而上,長廊與石柱間的光影交錯出永恆,每一步都像踏在預言者足跡裡。落日斜灑在阿波羅神殿的殘垣斷壁間,千年歲月沉澱的金黃暈染著這片被神明選中的土地,靈魂彷彿被喚醒一般——這裡是德爾菲,一座在神諭與智慧交匯中,見證了無數命運、城邦興衰的聖地。

德爾菲 Δελφοί, Greece

希臘 |中部希臘地區
1987 世界文化遺產
德爾菲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phi
造訪日:May, 2024

阿波羅與神諭的聖地

如果將雅典比喻為羅馬,而德爾菲,就是如同梵蒂岡般的存在。

位於希臘中部帕納索斯山(Mount Parnassus)的山腳下,位於希臘中部地區福基斯(Φωκίς)。距離首都雅典一百五十公里,大約3小時車程的德爾菲(Delphi/Δελφοί),名字傳說源於海豚(delphis/δελφις)。德爾菲作為所有古希臘城邦共同的聖地「泛希臘聖地」,自古被視為神與人交會的地方,古希臘世界的中心。

根據希臘神話記載,眾神之王宙斯為了找尋地球的中心,放飛了兩隻金鷹。一隻從東方,一隻從西方,最終在德爾菲相遇。宙斯為此在那裡放置了一塊神秘的石頭,名為肚臍(Omphalos),自此,德爾菲在裡史上,留下了在古希臘天地中特殊的位置。

肚臍石 Omphalos

傳說宙斯的兩隻金鷹相遇之處。

德爾菲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聖地,然而,這片神聖的土地並非一開始就屬於阿波羅。

當德爾菲仍是荒野之地時,有一條名為皮同(Python/Πύθων)的巨蟒盤踞於此。祂是大地之神蓋婭(Gaia)的守護者,令人無比畏懼。根據荷馬史詩記載,直至公元前12世紀末,阿波羅,這位年輕的克里特島太陽神,帶著金光與利箭來到此地。祂拉滿神弓箭矢飛出,如同烈日灼穿烏雲,一箭刺穿了皮同的心臟,皮同的咆哮隨著生命消逝,山谷也從此安靜下來。

阿波羅將巨蟒埋葬,並在祂的遺址上建立了自己的神殿,也就是現在著名的阿波羅聖殿 Delphi Apollo Temple。

阿波羅下了誑語:「這裡將成為人類尋求智慧與啟示的地方。」女祭司皮媞婭(Pythia)作為神的聲音,替他傳達神諭。

阿波羅聖殿

Delphi Apollo Temple

皮媞婭是凡人,卻擁有與神靈溝通的能力。每逢月圓之日,她會坐在裂縫上的三腳椅上,雙眼微閉,吸入從地底冒出的神秘煙霧(沒錯,跟靈婆非常像)。人們說,這煙霧來自地球深處,是蓋婭的低語,混合著阿波羅的神力。當她進入出神狀態,聲音變得模糊而詩意,如同山谷中的回聲。

來自全希臘的國王、政治家,甚至普通農夫,都會帶著疑惑與期待前來。他們跪在神殿前,將問題告訴祭司,而祭司則將問題轉述給皮媞婭。無論是關於戰爭、愛情還是命運,她的回答總是如謎一般,令人深思。

德爾菲神諭(Oracle of Delphi)傳説最初為年度性的,在德爾菲曆法的「Bysius」這個月(公曆二月至三月之間)的第七天開始舉辦阿波羅節。隨後演變成阿波羅在當地居住的九個月中,每個月的七號都舉行儀式,這天起名為「polyphthoos」(許多問題的日子)。

德爾菲的心酸

公元前6世紀,德爾菲達到鼎盛時期,由貴族掌控的德爾菲,與雅典、斯巴達等近鄰城邦結成「宗教同盟」,成為古希臘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多利安貴族的後代成為這裡的高官、祭司和元老院議員,他們站在神殿之上,既是阿波羅的代言人,也是掌握世俗權力的核心人物。

公元前582年,德爾菲迎來了另一場與榮耀相關的傳統——皮托運動會。這項盛事每四年舉行一次,是僅次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體育競賽。各城邦的運動員齊聚於此,在阿波羅神殿的見證下,以力量和技藝競逐榮耀。那時候,帕納索斯山谷裡回蕩著歡呼聲、音樂聲,以及對勝利者的讚美,整個德爾菲彷彿被光芒所環繞。

然而,德爾菲的榮光也曾因戰爭而蒙塵。

公元前4世紀中期,弗西斯的統治者為奪取阿波羅神殿的廟產,挑起了一場被稱為「神聖戰爭」的衝突。這場戰爭不僅波及底比斯等希臘城邦,也改變了整個希臘的命運。馬其頓的腓力二世抓住這個機會,帶著他的軍隊向南進發。德爾菲的廟宇見證了希臘城邦的衰弱與馬其頓霸權的崛起。

隨著時間推移,德爾菲被納入更大的歷史洪流。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人將這片神聖的土地納入他們的版圖。阿波羅的聖地依然矗立,但此時,它的光芒更多地成為羅馬帝國輝煌的一部分。

爾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德爾菲孤零零的矗立在希臘中部的山谷裡,靜靜的守護古希臘的遙遠歷史。

五月下旬,30 度,陽光不像盛夏般咄咄逼人,剛剛好溫暖的打在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上。

陽光下的聖地探索

跳上從雅典出發的一日遊巴士,搖搖晃晃地聽著身兼歷史學家的導覽員解說,3個小時後,德爾菲映入眼簾。

綠綠蔥蔥的橄欖樹縱橫交錯的在山谷裡,泥黃色的土散發出乾裂的氣息,空氣清新而山風輕輕的吹拂著臉龐,抬頭望去的石塊與斷垣殘壁,喚醒了我,這裏是德爾菲。

時空彷彿凝縮在公元前7世紀,當一踏入早在1987年就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德爾菲遺址(Ancient Delphi),步伐就不斷地走走停停,偶而駐足——不過是想貪婪的捕捉視野中的每篇古希臘風情,卻同時也不自覺地向不知在何方的神靈致敬。

如山坡般陡峭的德爾菲聖地建築群包含神廟、祭壇、寶庫等,其他附屬建築如劇場、柱廊、體育場及體操館,是個社會體系非常完整的獨立城邦。如同希臘其他城邦的衛城(Acropolis),神殿總是建在最高處,不僅身兼防禦的功能,也是最貼近神的地方。

The Map

古德爾菲遺址(Ancient Delphi)

沿著兩邊排列各種紀念碑的「神聖之路Sacred Way」一路往上爬,首先就會遇到象徵世界肚臍的神秘石頭(Omphalos)。肚臍石尖尖的,實在很難想像兩隻老鷹如何同時停留在此,更不用說這顆石頭已經存在少說三千年,容貌改變了多少。

希臘的貓總是很有靈性,他們輕巧的跳躍在各個神廟的石柱之間,像是在傳遞某些言語無法觸及之事。遠處的一直盯著我的某隻花貓,這時突然跳到身旁,邊蹭著他的身體邊向我「喵喵」了2聲,好似在邀請一同進入古希臘的世界。

希臘的貓

「喵喵」。

姑且稱這隻有靈性的貓為皮媞婭(是要多不敬 ¬_¬),與皮媞婭玩耍了一下子,喝了口水,再度回到通往阿波羅神殿的「神聖之路」上。神聖之路兩旁,古老的石基上修建著不同時期不同城邦建造的寶庫(trésor) 遺跡,那是古希臘城邦為了表達對神靈敬意而建的供奉之所,就如同我們的廟宇一般。

寶庫裡陳列各種獻給神明的供俸品(ex-voto),如感謝神諭指引的祈願物、藝術品和戰爭勝利下的戰利品,這些祈願物與戰利品可以在一旁新修建的德爾菲考古博物館(Delphi Archaeological Museum)中近距離欣賞。舉世聞名的車伕雕像(Charioteer of Delphi)也同樣收藏在德爾菲考古博物館,這尊青銅雕像是古希臘古典藝術的巔峰之作,展現出賽車手的從容與優雅,是公元前470年左右的作品。

迎面而來的是建築裝飾細緻的雅典人寶庫(Treasury of Athenians),寶庫以大理石建造,在高10公尺、圍長6公尺的廊柱上則雕有海克力斯的英雄史績。

正面牆壁上刻有雅典大軍的雄姿,以及一些阿波羅頌歌的音符。在南面牆上,則刻有雅典人戰勝波斯軍後的生動場面。寶庫建造日期約莫落在公元前 510 至 480 年間,牆面已經翻新,是 1903-1906 年重建的複製品,原遺址與寶庫中的神話雕像也存放於隔壁的德爾菲考古博物館。

雅典人寶庫

Treasury of Athenians

接著漫步向上,一根顯眼的青銅特里波斯(Tripous)蛇柱瞬間吸引的我目光,蛇柱(Serpent Column/Τρικάρηνος Όφις)是古希臘三角祭壇的一部分,與黃金三角祭壇、金碗一起發源自此地的阿波羅神廟。青銅蛇柱為公元前479年希臘人在普拉蒂隆(Plataion)大敗波斯軍時所豎,以示紀念。青銅柱長達6公尺,柱上盤繞著3條蛇,其中最頂部的一條,頭部頂著金製的3腳鼎爐台。此外,柱上還刻有當年參戰的31個城邦名稱。與整片都是大理石材質的德爾菲建築群不同,青銅材質的蛇柱孤單的佇立在一旁守護著太陽神阿波羅3千多年。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哲學與預言的遺跡

拜別了蛇柱,終於視線停駐在建於公元前6世紀的阿波羅神殿上,供俸「德爾菲的阿波羅」(Appollon pythien,以下簡稱「阿波羅」)的神殿原先全區分為主殿、運動場及劇場三大部分,現在只剩下殘破不堪的幾根多立克柱。傳說中,主殿有密室、以及金製的阿波羅神像。但是經歷了2000多年滄桑後,現在的阿波羅神殿只在東南角上殘存5、6根柱子。神殿的東南方,築有長約83公尺的高大圍牆,完成於公元前6世紀左右,是用來保護神殿的,至今還相當完好。

當年被安置在阿波羅神殿圍牆外的斯芬克斯(Sphinx),是希臘神話中有名的獅身人面有翅膀的怪物,它一半像女人,一半像野獸,原是希臘東南部納克索斯島民奉獻的禮物,在旁邊的德爾菲博物館中,可以找到這尊斯芬克斯的身影。

斯芬克斯(Sphinx)

主殿又可分為前殿、中殿和後殿,在前殿外側的牆壁上,據說阿波羅神廟的入口處刻著三句箴言:「認識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凡事不過份」(μηδεν αγαν)、「妄立誓則禍近」(ἐγγύα πάρα δ’ἄτη)。忍不住想像著支配古希臘人精神的最具代表性的箴言—「認識你自己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那句被蘇格拉底無數次引用探討人類對自我與智慧的追求的哲學價值,竟然就曾經在眼前。

站在這裡,想著皮媞婭曾在這裡坐在三腳椅上,艷陽讓我有些恍惚,好像真的聽見空氣中傳來模棱兩可的詩句。

我大概是醉了吧(也可能只是曬昏了)。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Know yourself 〞

– Socrates, 469-399 B.C.


抬起頭,與柱子巨大至天的阿波羅神殿震撼的共鳴,腦子裡、心靈上好像被瞬間打通了什麼靈性邊界。盯著一根根殘破的多立克柱,柱身上隱約留下的風蝕痕跡。哲學與信仰,在這個神諭之地,好似沒有時間的邊界、也沒有價值觀優劣之分。站在這裡,想著竟然與古希臘人一般,跋涉千里而來,想尋求神諭的答案,也是想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

認識你自己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劇場與風聲的對話

整理了心情,緩步的往上走,眼前呈現的是壯觀的德爾菲劇場。這個用石灰岩疊砌的古代劇場,規模宏大,有35層台階,可以容納5000名觀眾。想像著在某個仲夏夜裡,古希臘人肩並著肩,音樂家、劇作家在舞台中說話的聲音,樂曲與音符交錯的迴聲共鳴傳到每個看台與觀眾心中,好不熱鬧。

山谷裡交錯的橄欖樹,配上湛藍的天、微暖的風,站在德爾菲劇場的最高一層,整個帕納索斯山脈直接不掩飾的展現在我眼前,達爾菲的山谷與遠方的天空一覽無遺。如此神聖、熱鬧又充滿詩意的達爾菲,怎能不讓能喜愛呢?

劇場遺跡

劇院一旁的競技場(Stadion)與奧林匹克運動場齊名,建於公元前4世紀,曾舉辦過的皮媞亞運動會(Pythian Games) 曾經與奧林匹克運動會齊名。在運動會上,古希臘人常與和蠻族培培人互爭長短,各種激烈的競賽爭奪桂冠的至高榮譽。

順著原先的神聖之路緩緩的漫步下山,隔著一條道路,來到對岸山谷下的另一處古德爾菲遺蹟。

沿途經過的德爾菲聖泉(Kastalia Pigi)在古城牆外,是朝聖者商議神諭前沐浴的地方。這股被古希臘人稱為聖泉的泉水是從鄂多里亞斯斷崖的裂縫中湧溢出來的,那如水晶般清澈的泉水千年一日般的流淌至今.。相傳凡是飲用神泉水的人,不但可以獲得預言,還可以得到作詩的靈感。據稱一旦喝過這裡泉水的人,都會想再來喝它一次。

是聖泉啊!當然要喝他個痛快!

那個聖泉啊!

德爾菲的雅典娜低語

在下方的德爾菲遺址,四周環繞著蔥綠的橄欖樹。著名的索洛斯(Tholos of Athena Pronaia)是一座建於公元公元前 380 年的圓形建築,是古典工藝的結晶,主宰著雅典娜聖殿相傳與冥府崇拜有關。這整齊和諧的建築美感,讓我忍不住讚嘆古希臘人的工藝技術。在這棟建築物的外圍,環繞著20根陶立克式石柱,內室牆壁中則鑲嵌著10根科林斯(Corinthian)式石柱,地板上還鋪有黑色的大理石。

傍晚時分,我坐在帕納索斯山坡上的石階上,遠處的太陽正沉入山谷,將整片聖地染成金紅色。阿波羅神殿的柱子在光影中顯得更加莊嚴,像是靜靜矗立千年的守護者。這一刻,我不想再想歷史,也不去考慮神話的真假。我只是坐著,感受風吹過肌膚,耳邊響起自然與時間的輕聲細語。在德爾菲,神聖與凡人彷彿從未分開過,這裡的每一顆石頭都像在提醒我——生命本身,也是一場神聖的旅程。

希臘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而在德爾菲,我與幾千年前的神靈好像共鳴了。

Author / ZoeFootpoint

Photo Credit / ZoeFootpoint

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 IG 和我聊聊你的旅行故事!

佐依踏踏
zoefootpoint@gmail.com

現居台北。 擁有外語領隊與健身證照的前數據分析師,太話撈而書寫,太健忘而攝影,目前還在人生遊戲拼命闖關中。 一起冒險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